為何Cult Wine?顧名思義是聽過這出名的葡萄酒莊,但從來沒有機會試過及很難買到的,因為產量極少,酒莊對其品質有非常高的要求,悉心釀造後並以高價推出市場,一般都獲著名酒評人高度評價,一推出市場便售罄,而其身價更會隨年月繼續上升,經常會在拍賣行出現。
你喜歡cult wine嗎?努力工作過後總想對自己豪一點,有朋友會買顆鑽石奬勵自己,我會給自己買支cult wine獎勵自己,到過節或生日時便豪一豪把它喝下去,感覺比帶著鑽石還爽!
如果你覺得Salon、Cristal或Krug是香檳界中的cult wine代表,那麼我想介紹cult中之cult的香檳代表Boërl & Kroff香檳給你!如果不計某些全球特別包裝或限量版,以年份香檳在市場公開發售計算,它絶對全球最貴的香檳!到底它cult在哪裡?其實這香檳莊只有20多年歷史,它的出現是由兩位創辦人Patrick Sabaté及Stéphane Sésé跟兒時好友兼歷史悠久Drappier香檳的現任莊主Michel Drappier商議,想創造最獨特優雅的香檳,於是Michel Drappier將最優秀的三片葡萄田(共只約一公頃)歸給他們並創立Boërl & Kroff香檳,只挑選特別好年份才推出magnum裝香檳(1.5L),每個年份大約只有3000支,第一個年份是1995年,平均陳年12-14年才出廠,暫時只推出了1995年、1996年、1998年及2002年,平均約港幣$50000多一瓶。主要葡萄為Pinot Noir,帶出更多結構及活潑的果香,極具層次而氣泡棉棉,幼細、複雜而餘韻悠長。另外它亦有推出副牌B de Boërl & Kroff香檳,是其他好年份的出品,每個年份大約出6000支(750ml),平均約港幣$3000多一瓶。「B」亦不是每年推出,暫時只推出了1997年、2000年、2002年、2003年及2004年。
近日跟Patrick Sabaté 會面,並一起試了「B」2003年及2004年,主要葡萄都是以Pinot Noir為主,由於2003年天氣很熱,所以加多了Chardonnay葡萄令酒體更平衡,風格上2003年的陳年味道及牛油麵包香十分突出,而2004年則更活潑及清新,果香突出而有層次,兩個年份都做得相當好。
喜歡紅酒的話,其實也有很多cult wine的選擇。被視為美國cult wine代表之一的Bond Estates,其中的一位莊主Bill Harlan亦同時擁有另一著名cult wine酒莊Harlan Estates 。Bond Estates到底cult在那裡?它們的釀酒團隊用了25年的時間,從60多個Napa Valley區的優質葡萄園中,挑選出5個最出色及優勝的「Grand Cru」單一葡萄園,並與獨立果農緊密合作,共同創造傳奇cult wine。
近日Bond的總監Scott Gould來到香港,我第一次試畢整個Bond系列的葡萄酒,包括 ‘Melbury’2013年,‘Quella’2010年, ‘St. Eden’2013年,‘Vecina’ 2010年及 ‘Pluribus’ 2010年五個來自不同單一葡萄田的葡萄酒,風格各有不同,由充滿藍梅、甘草、黑莓等果香風格的Melbury至帶土壤、森林、火山灰、重單寧、男性化風格的Vecina,售價約HK$3600-$5200一支,以100%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釀造,每個年份大約共出2500箱。問到Bond的總監Scott2017年的加州大火對他們酒莊有沒有影響?他說很多酒莊如他們雖然在大火前已完成收割,但大火亦帶來另一些問題,如灰燼及電力中斷等影響釀酒過程,他們的2017年出品將下跌約17%,相信到時價錢又會有調整。
至於問他對於新年份的酒會decant多久,他説他從來不會decant Bond的酒,反而他更著重溫度要對,然後讓它慢慢開放它的味道,今次學了一個飲Bond的小貼士!如果你買了這cult wine,記得留意溫度要保持攝氏15-17度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