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麼是寶石?寶石就是天然形成的無機礦物,如鑽石、翡翠;又或是有機物質,如珍珠、琥珀。既然是天然產物,那我們聽到的人手加工處理寶石又是甚麼回事,她們的價值與全天然寶石會有分別嗎?
大自然藴藏的寶石經過多年開採,優質的寶石已經愈來愈稀有。一顆高品質的鑽石索價甚高,但另方面亦有很多色澤不盡理想,可能是帶棕色或浮白色,透明度差,或內含物太多(即淨度低)的鑽石在市場上流通。但説到底她們都是鑽石啊!所以有些商人會花盡心思,研究一些方法將她們的先天缺陷矯正甚至改造,務求令她們吸引到買家。
鑽石的4C當中,車工(cut)本身已經是人工美化,而重量(carat),至今仍未有出現被接受的加工方法。所以加工美化鑽石多從顏色(color)和淨度(clarity)着手。
正常而言,一顆鑽石本身的原子排列結構應該是均一的。但奇妙的大自然蘊含無盡變數,所以有些鑽石會突然出現一片異色,那是因為分子排列不聽話亂了碼。而透過高壓和高溫方法(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– HPHT)就可以影響分子的排列,使其重回正軌,那麼這顆鑽石的異色部份便會消失,回復均勻的色澤了。
有時候鑽石裡會出現一些小顆粒,那可能是鑽石形成時跑進了一些內含物,所以科學家又研究出裂隙充塡的方法 (Fracture filling),用雷射穿透鑽石表面,直達小顆粒並將之去除,情況就像女士打斑一樣;然後,再用充填物將雷射超過的裂隙塡滿,讓鑽石看來潔淨得多。
又不是上化學課,所以太深入的加工程序,我在這裡從略了。但大家要記著,一般來說,加工美化在鑽石世界並不多見。因為高科技的加工方法成本很高,如果一顆鑽石本身質素不高,即使做了加工,還是不能化腐朽為神奇,一不小心就淪為蝕本生意。可是,也有很多不法商人,利用一些極端方法優化劣等鑽石,例如塗上顏色薄層來改變本身的色澤,或是把非鑽石物資注入,使其重量增加,違反了鑽石本身的天然化學分子結構,那不是加工,而是詐騙了。
以上所說的都是針對鑽石而言。那麼有色寶石呢?對加工的處理態度可謂差天共地,就讓我下次再爲大家介紹吧。